薈萃“古今中外”林博會亮點紛呈
2017-11-10 01:17:34
現場
古箏弦動,宛轉悠揚的樂聲入耳,有商家集書法表演、古箏彈奏和茶道展示,以此招徠顧客;舀漿造紙,手工制造曾為朝廷貢品的“漂白二貢紙”;木屑紛飛,七八分鐘光景,一個木活字印刷的字模出爐;更有上千品牌的家居、來自湘贛邊的地道特色美食……
聲音
羅江南(湘贛邊觀展團成員):這個展會我們已經聽說很久了,特意組團過來參觀,給自己家里添置點家具。我們逛了一下,覺得這次展會辦得挺好的,本來國際家具城的名氣就很大,這下應該更火了。
既然來了瀏陽北區,我們還打算再去赤馬湖、周洛風景區這些地方玩一玩,盡情感受一下瀏陽好風采。”
四處張燈結彩,洋溢著熱鬧和喜慶。以“品質——讓生活更美好”“好家具·居家好”為主題,展館(區)總面積15.5萬平方米,11月8日,在陣陣禮花聲中,湖南省第四屆家具博覽會暨首屆林業博覽會隆重開幕。
工序繁瑣嚴謹的傳統手工造紙、木活字印刷……昨日,記者前往瀏陽國際家具城實地探訪,博覽會現場亮點紛呈,精彩不斷。
瀏陽韻味
“兩大發明”亮相瀏陽展區
踏進湖南館,一陣婉轉悠揚的古箏聲便傳入耳中。動聽的古箏聲來自長沙展區的達意堂,一妙齡女子正在彈奏古箏,旁邊還有一位女子正在煮茶,三三兩兩幾個人,圍坐在桌邊,品茶小憩,聽著古箏,甚是愜意。
“我們這邊主要是利用紅木家具、茶道、書畫作品來進行傳統生活的綜合展示。”達意堂古典工藝家居館營銷總經理胡愛民介紹:“展會期間,我們達意堂會有書法表演、古箏彈奏和茶道展示,還會贈送禮品給游客。”
沖泡、封壺、分壺、奉茶,一道道工序,行動之間,盡顯優雅。“我學習茶道已經三年了,對茶葉、茶文化都有了一定的了解。”煮茶女子閆相潔說。
而在林博館的瀏陽展區更是熱鬧非凡,撥開層層人群,只見中間有兩人正在舀漿造紙,展示傳統手工造紙。據介紹,制作的是漂白二貢紙,其原料是逢單年采伐的嫩竹,而在整個造紙過程中,工序多不勝數,每一個工序都需要好幾人合作才能完成。
而在一旁醉心雕刻字模的吳漢涌則來自瀏陽“益興堂”木活字印刷坊。“益興堂”木活字印刷坊始于清道光年間,為小河鄉山棗坑人潘順烈所創,到吳漢涌這里,已經是第五代傳人。
吳漢涌雕刻字模十分熟練,甚至不需要在木頭上先寫好反字,七八分鐘便能刻好一個字。“字的結構筆畫我都爛熟于心,不需要先寫后刻了。”吳漢涌說。
展示傳統手工造紙和木活字印刷術,四大發明中的“兩大發明”引來眾多觀眾,濃濃的“瀏陽味”撲面而來。
家具盛會
開幕首日3萬人次現場觀展
上午九點多,24輛小轎車來到了瀏陽國際家具城,車上坐著的是湘贛邊觀展團。這是個80余人自發組織的觀展團,有來自江西的,有來自長沙的,也有來自瀏陽城區的。
“這個展會我們已經聽說很久了,特意組團過來參觀,給自己家里添置點家具。”觀展團成員羅江南說:“我們逛了一下,覺得這次展會辦得挺好的,本來國際家具城的名氣就很大,這下應該更火了。”
羅江南還表示:“既然來了瀏陽北區,我們打算再去赤馬湖、周洛風景區這些地方玩一玩,盡情感受一下瀏陽好風采。”
來逛展的游客都這么積極,來購買家具的消費者和訂貨的廠商就更是多得數不清了。博覽中心內,來看家具的人絡繹不絕,不少人對沙發、床具喜愛有加,紛紛進行體驗。
“麻煩您跟我來這邊交下定金。”南康廠商展區內,來自邵陽的唐先生剛定好產品,開好發票。“我定了6張床和1張餐桌,總共8000多元。”唐先生說:“展會現場訂貨價格很優惠,我自己在邵陽開了個小家具店,特意來這里進點貨,我等下還要去別的展館看一看。”
實際上,除了傳統家具,如果進入智能館,市民就能看到不少智能家具。上千家知名家具品牌的匯聚,市民可以買到裝修房屋的所有家具。
截至昨晚18時,記者獲悉,首日觀展人數達到了3萬人次。